信息方舱、风云四号卫星、北斗导航系统……防汛抗灾有利器 科学技术来助力
今年的抗洪救灾中,我们能看到救援人员奋力填沙包、涉水堵管涌等动人一幕,而在这背后,各种高新科技手段正在为他们提供有力支援,保驾护航。
无人机抵近侦察 精准确定灾情信息
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侦察分队借助无人机对任务大堤进行低空红外侦测时,发现一处隐藏在芦苇丛中的泡泉。官兵利用手中全站仪等装备计算围堰、封堵所需土方量,在应急分队赶来前,就拟定出了处置方法。今年的抗洪工作中,军队和地方都使用了大量无人机,得到一手救援信息。
在抗洪救灾前线,解放军的信息方舱,不但能以战时状态实时对救援分队发出行动指令,还可以综合多方天气、水文等信息对汛情进行研判。
东部战区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旅长 付国涛:指挥抗洪就像指挥打仗一样,因为不知道哪里会出现新的情况,借助先进的通信手段和侦察手段,可以极大提高指挥效率。
风云四号卫星:对水体面积和雨带变化持续监测
除了看得见的科技提升,太空中的卫星也在为抗洪救灾提供帮助。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是我国首颗三轴稳定静止轨道气象卫星,整体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欧美最新一代同类卫星的水平,在汛情期间对水体面积和雨带变化做出了持续而精准的监测,为天气预报和抗洪抢险决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据支持。
北斗导航系统:通过监控水土位移 预警地质灾害
同样在太空发挥作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,对地质灾害的预警更精准更有效。在地质灾害隐患大的区域,相关部门将安装载有北斗芯片的设备安装在山体土地上,山体哪怕出现很细微的位移,都会被侦测到并发出预警。7月6日,湖南省石门县雷家山发生大型山体滑坡,北斗的预警让人员提前撤离,做到人员零伤亡。
湖南省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 彭建武:我们地质灾害不光是要群测群防,同时也要技防,人防和技防相结合,提高我们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。
救生腰带绑腰间 增强对官兵安全保护
科技装备和专业设备的运用,还体现在对救援人员的进一步保护。有的救援人员除了身穿救生衣,还要在腰间系上一条仅5厘米宽的气胀式救生腰带。
东部战区空军某部警卫连机动分队长 吴峰:如果有人不慎落水,只需拉开充气阀门,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会将气囊迅速充满,变成围在腰间的一个救生圈。
(window.slotbydup = window.slotbydup || []).push({ id: "u5891748", container: "_i630znox87b", async: true }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