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消费网

当前位置: 海南消费网 都市资讯 地方新闻 正文

一个小善举,坚持了300年!

时 间:2020-07-07 03:18:02 来 源:本站整理

  浙江宁波宁海县前童镇的一童姓家族,从清朝时期开始,就在前童镇黄洋市路廊为过往行人提供免费茶水,到童松达这一代,已有300多年。

  烹茶以济行人,这是他们十代人代代相继的承诺。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持了这么久?

  自制酸梅汤

  上午10点多,80多岁的童松达正在灶台前忙着,烧开一大锅水后,将陈皮、甘草、乌梅、薄荷叶、山楂倒入灶台的大锅里,再烧上20分钟,香味便扑鼻而来。接着再放上冰糖,继续烧,等到熬浓、入味了,再在锅里焖一小会儿,一锅酸梅汤便制成了。

  “夏天烧酸梅汤,消暑解渴最好,冬天换成红枣姜茶,暖身又暖心。”


童松达和儿媳胡亚丽把烧好的酸梅汤端出家门,送给路人喝。


童松达老人正在烧水。

  从小跟随父兄烧茶

  “现在我年纪大了,腿脚也不太好,烧茶主要是我儿媳妇在烧了。”童松达说起了家族烧茶的故事。

  童松达家族送茶的地点在黄洋市路廊。黄洋市不是一个村,而是一处集贸市场。

  自小,童松达就跟随父兄烧茶,他知道,这是从清朝开始,祖辈延续下来的传统。大概在他十四五岁时,因为父亲、二哥的相继离世,烧茶的任务就落到了他头上。

  早晨天亮后,就把烧好的茶水带到路廊,中午如果茶没了,就回家再烧一锅。茶叶、茶具等都是家里自备,童松达从小就采摘自家种植的茶叶,稍大就上山砍柴,都为烧茶准备着……

  他说:“我们家烧的茶,过夜就全部换新的,因为老辈人讲‘过夜茶,毒如蛇’,既然做好事、做善事,就要尽可能做彻底,大不了多花点力气呗。”


  从路廊到宁海县城“四个门”

  时光荏苒。1987年,前童到岔路公路通车,黄洋市路廊从交通要道变得“门前冷落鞍马稀”。

  2016年,省道穿越马鞍岭隧道,前童到县城更快、更近……再加上近10年,中国进入“汽车时代”,轿车几成家庭必备,分分钟即可四通八达,用不着在路廊歇脚、喝茶。

  如今,路廊歇脚烧茶已经慢慢淡出了大众的视线,而黄洋市路廊由于乏人管顾,路廊倒了,但童松达烧茶的脚步却没有停下。

  老人带着自己的儿子在宁海县城的“四个门”——东门白峤岭、南门黄土岭、西门路廊、北门路廊烧茶、送茶。


  要将童家十代烧茶的善举传承下去

  童松达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很早就去世了,几年前,童松达也因患脑梗,导致行动不便,走不了远路。

  于是,大儿媳胡亚丽毅然承担起了烧茶的重任。她时常推着一辆三轮车,车上放一个茶缸,里面正是刚刚烧好的茶,但凡节假日和天气特别热的时候,就来到附近的前童古镇景区,为游客送上一杯茶。

  童松达不只是免费烧茶,每天上下午,他还会拿着扫把、畚斗,把家门口的几条马路清扫一遍,家里更是拾掇得非常干净、整齐。

  胡亚丽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作为童家的儿媳妇,她说自己一定会将这项善举延续下去:“童家人十代烧茶,到我们这里不能断了,乐善好施是我们童家人的传统,这也是我们对祖祖辈辈的承诺。”

  来源:新华社、宁波晚报

(window.slotbydup = window.slotbydup || []).push({ id: "u5891748", container: "_i630znox87b", async: true });
【复制网址】 【打印】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,若有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。